民国14年(1925年)
夏,平舟、大塘、三合、都江、荔波等县大旱,溪河断流,粮食减产,斗米售银币5元,饿殍满目,史称“甲子、乙丑年大灾荒”。
民国15年(1926年)
l月,因上年受灾,三合、都江、荔波等地米价暴涨,比平时上涨20倍以上,市场粮食奇缺,无米可卖。
冬,龚况生、王春荣等成立都匀阅报社,宣传新思想,介绍《新青年》、《湘江评论》等书刊,不久便遭到国民党政府查封,阅报社组织都被迫流亡外地。
民国16年(1927年)
3月,奉省府令,各县公署改为县政府,县知事改称县长。各县劝学所改称教育局。
冬,省派员勘测贵阳起经龙里、贵定、平越、都匀、独山到广西南丹的贵南公路(黔桂公路)。民国17年(1928年)分路段开工, 民国18年(1929年)
由贵阳经龙里、贵定、平越、麻哈(麻江)至都匀的公路修通,民国23年(1934年)延伸到广西金城江,接通柳州,黔桂公路正式修成。
是年,都匀电报局成立,始与三合县开通电话、电报。
民国17年(1928年)
黔桂公路三合支线修通县境17公里。这是水族地区的第一条公路。